盘点工作是现代化仓库管理所必须的一道环节。
对于仓库管理者而言,盘点是为了核对库存数量而设立,仓库存储商品的数量越准确,越详细,仓库管理人员越是能清楚的掌握仓库内的真实情况,不仅如此,盘点还是检测日常仓库作业流程是否规范的重要方式。
盘点过后,仓库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一般而言盘盈是没有异议的,只有出现较大数值的盘亏才会与客户进行商议,做出处理。在仓库管理的过程中盘点差异数据应当如何处理并合理化的解决是摆在每一位仓库管理人员面前的问题。
盘点后的数据与盘点前库存情况的差异主要为三个方面:商品数量差异、库位差异、质量差异。
产生盘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出库未做系统处理、破损未做系统处理、散装货计数误差(小数点误差)造成的、错漏发造成的等。
仓库如果出现盘亏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影响日常订单出库业务,降低发货效率,甚至还会产生业务纠纷。 商品出库无系统记录造成的盘亏:主要包括日常订单出库未做系统以及退件未做系统处理等。
如果是正常订单出库商品多发,需要查找该商品所在的所有订单,确认超发订单后,及时与客户或顾客联系,共同商议。如果是退货出库没有做登记,则要及时找到退货订单编号补登出库记录,同时要求客户做好退货接收的补登手续,以保证双方账目一致。
商品破损而未做系统处理造成的盘亏:日常巡检中发现了商品质量问题,做了实物处理,但未做系统处理,导致实际数与系统数不符。一种情况:因为商品变质、外包装损坏等原因造成商品已经被废弃,但没有做相应的次品出库系统操作:这时仓库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做“减库”操作;另一种情况:商品有所损坏,但经过修复并不影响发货出库,我们需要及时在WMS上对该商品做出下架/隔离操作(在原库位直接冻结;或进行次品移库操作 ),这样既不影响库存也不会出现订单占用。散装货计数误差造成的盘亏:录入系统时,由于仓库人员大意造成小数点误差导致的库存差异,可以通过虚拟入库来平衡差异。 如果误差范围在合同约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免赔率)内,则可以协商解决。错漏发导致的盘亏:由于拣货人员失误、仓库库位设置不清晰或商品外包装容易混乱等问题,商品B代替商品A出库,就造成了商品B盘亏,商品A盘盈。这时就需要找到错漏发的订单,确认出库记录后,联系客户做好补发处理。
盘盈如何处理
订单出库错漏发造成的盘盈:需要系统追踪该商品的盘点记录以及该商品的所有出库订单,查看订单出库监控记录,确定订单后商量解决办法。入库操作多收商品造成的盘盈:实际多收了供应商商品但是未做系统入库,导致实际库存比系统库存多,我们称为账外库存。如果客户知道此次的账外库存,仓库人员可以通过修改入库单增加入库数量;如果客户也没有记录,就是真正的盘盈,可以做盘盈入库。 退货订单未入库造成的盘盈:顾客退货正常的流程应该是顾客平台申请通知客户退货,客户再通知仓库负责接收。但总会出现仓库先收到了退货,客户还不知道;这时候就要及时与客户沟通,并做退货登记。
存储商品货位出现差异,一般是仓库人员没有按照上下架或拣货规则拣货导致的。在WMS中,系统会按照拣货规则(一般是先进先出原则)指定所需商品的上下架库位。但总会出现仓库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上下架库位距离比较近的商品。短期内发现异常可以修改搬运指令,把原来指定的库位调整为实际发生的库位;如果较长时间都如此操作并未发现,之前的库位也更换了存储商品,就没有办法直接恢复。只能调整库存,这里的库存调整,不是调整数量,而是调整现有存储商品的库位以及实际的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
一般出现存货质量差异都是系统库存是完好的,实际商品库存有破损或者过期;其实盘亏盘盈很多时候都是员工工作疏忽没按照规程操作造成的,从流程开始梳理,巡检仓库人员有没有按照正确的流程来执行,一般就能迅速发现问题所在。巡检仓库时未及时发现破损货品,或者发现后未及时做系统处理;未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上架出库,导致日期靠前的存储商品过期等。如果存储商品出现破损导致差异,及时做出次品申请并做系统处理,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如果存储商品过期,不仅要加强先进先出原则的拣货监督落实,而且要不定期对系统商品信息日期进行维护。